2009年工作总结和2010年工作思路
时间:2011-02-21 15:20 浏览量:
一、2009年工作总结
2009年,我市林业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稳住大盘、固本培源、项目带动、奋力发展”的工作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狠抓落实,全面完成了年度各项工作任务,林业建设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一)造林绿化步伐加快
2009年,全市完成植树造林面积20.33万亩,占计划任务的101.7%。造林绿化主要特点:一是种苗工作有新进展。全市共调剂种子776公斤,完成大田育苗144.2亩,容器育苗1131.5万株。建立了3个油茶育苗点和2个油茶采穗圃,培育油茶嫁接苗木200万株,扦插育苗100万株,建设采穗圃 40 亩,确保全市用苗的需求。种苗重点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国有林场良种基地新一轮建设已启动,罗溪林场相思、赤湖林场木麻黄、坫头林场桉树、白濑、半林林场福建柏、葛坑林场秃杉6个新建良种基地建设已完成良种基地的规划设计、建园地址选择。种苗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全市生产推广轻型基质容器苗木300万株,为加大轻型基质容器育苗的生产与推广力度,市林业局对辖区内使用单位给予每株0.03元的补助。晋江坫头林场建成了6000?的组培大楼,德化采用全光雾喷灌系统育苗,惠安赤湖林场引进木麻黄优良种源建设闽台木麻黄优质种源基因库。二是加速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全市完成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8.9万亩,总投资1996.26万元,其中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完成人工造林3.47万亩,投资1382.7万元;沿海防护林国债造林2.17万亩。绿色通道工程建设完成公路两侧绿化185公里,一重山造林绿化1万亩,村庄绿化36个,“青山挂白”治理9个。三是大力推进社会造林。结合“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行动,广泛发动群众在“四旁”开展以种植珍贵或乡土树种为重点的非规划林地造林,全市完成非规划林地造林2.7万亩,其中种植珍贵和乡土树种129.76万株。结合创建绿化基地,发动干部群众266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新建义务植树基地16个、面积2700亩,营建“巾帼林”、“青年林”、“法官林”、“检察官林”等多种形式的纪念林500多亩。四是林种树种结构调整力度加大。新造阔叶树、针阔混交林等珍贵或乡土阔叶树种面积达14.97万亩,占造林总面积的74%。五是非公有制林业快速发展。在已完成造林面积中,股份、联营或个私造林面积达10.52万亩,占造林总面积的52%。六是重视科技培训。2009年,全市林业系统参加了科技活动周活动人数达2.39万人次,组织科技下乡16次,举办科技讲座、研讨15场人数达1050人;科技培训9期受训1064人次。与市科技局联合举办星火科技“12396”多媒体信息远程科技咨询服务活动,为林农传授实用技术、答疑解惑。德化、永春县邀请油茶专家开展三期的“油茶丰产栽培实用技术”讲座,参训林农300多人。
(二)林权制度改革继续深化
2009年,林权制度改革按照“夯实基础,稳中求进”的要求,有效完善林权发证工作,先行先试持续推进配套改革,取得新成效。一是基本完成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改革进度在全省名列前茅。二是泉州市、晋江市相继建立市级和县(市、区)级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泉州市政府每年拨出1000万元市级专项补偿资金。晋江市每亩每年补5元。丰泽区除全额发放市级以上补偿资金还全额支出3.83万亩生态公益林护林员工资及保险费,相当于区政府每亩每年补偿生态公益林5.50元。三是全市办理登记林权流转3093起53.42万亩。安溪县开展了茶园(林权)流转试点,德化县建立了林权综合服务中心。四是全市共办理林权抵押贷款16件,面积17814亩,贷款金额5539.53万元,办理抵押贷款到期还款解押登记5件,办理续押登记1件。五是林权登记中心和林业行政执法机构正抓紧组建,配齐人员开展工作,林业管理体制逐步完善。六是组织林权登记发证工作“回头看”。重新核对林权发证档案材料,核实换发证工作情况,抓紧补缺补漏,确保林权档案材料准确、完整和林权证全部发放到林权权利人手中。七是总结推广德化县林木采伐指标新型分配机制改革和生态公益林非木质利用试点经验,2009年分别在永春、南安开展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试点,继续在永春县和南安五台山国有林场开展2009年省林业厅生态公益林非木质利用试点。八是推广德化县大铭林业站荣获全国先进林业站的先进经验,强化林业站职能作用,为促进农村林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九是积极有效完成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根据泉州市委、市政府部署,梳理了泉州市林业局行政职权目录145项,对其中135个项目的行政自由裁量权进行细化量化,制定了8项相应的配套制度。5月31日,经审定的林业行政自由裁量权相关材料以市林业局规范性文件下发,同时汇编成册印发,并在泉州林业信息网向社会公布。7月1日按要求正式实施。十是继续深化审核审批改革。积极推进第九轮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市、县网上联动审批,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三)防灾减灾力度加大
一是森林防火措施有力。积极贯彻全省森林防火试点启动会议精神,扎实开展森林防火试点工作,研究制定的南安市森林防火试点方案得到省森林防火指挥部肯定,并转发全省借鉴。2009年,全市共营造生物防火林带924.56公里,占计划任务的102.7%。全市共发生森林火灾40起,占年度省控指标65起的61.5%,受害森林面积6700余亩。控制在2009年度省定森林火灾双控指标。二是高度重视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抓好“长剑2009”检疫执法专项行动,扎实做好林业有害生物测报、防治与检疫工作,全面完成省林业厅下达的常发性有害生物防控指标和危险性有害生物防控任务。全市林业有害生物成灾面积421亩,成灾率0.04‰;测报准确率97.48%;常发性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率100%;种苗产地检率99%,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调运检疫率99.6%。松材线虫病治理面积3511亩,治理任务完成率100%。这些指标均超额完成省林业厅下达的任务,取得较好的成效。三是做好野外鸟类资源调查,强化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按照“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防控方针,认真执行疫情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严格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点信息快报制度,强化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重点加大对泉州湾、深沪湾和围头湾等3个重点监测区域, 11个重点监测巡查路线和8个固定观测点的野生鸟类巡查力度。同时按要求积极配合做好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
(四)林业产业稳步发展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不断加强林业产业规划、管理和指导服务工作,推动林业产业快速发展,产业体系日益完善。一是积极为企业搭建招商引资、拓宽销售平台。组织企业参加莆田木洽会、6.18项目成果交易会、9.8投资贸易洽谈会和第五届海峡两岸(三明)林业博览会、中国义乌国际森林博览会。推荐展品参展中国第七届花卉博览会和首届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博览会暨第十一届海峡两岸(福建漳州)花卉博览会,分别获得1金6银16铜18个优秀奖和最高奖?最佳组织奖,综合展位布置及展品获得5金7银7铜的佳绩,所获奖项位居九地市前列。二是积极服务林业企业。为符合条件的10家企业申请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9家企业被评为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有3家企业获得中央林业贴息贷款指标3440万元,拨出专项资金200多万元扶持企业发展。三是扎实推进花卉产业发展。《泉州市现代花卉产业发展规划》已顺利通过由市政府组织的评审,并以市政府办公室泉政办〔2009〕81号文印发各县(市、区)政府。代市政府起草的《泉州市现代花卉产业发展扶持办法》已完成初稿并报市政府。四是积极推进油茶产业基地建设。全市完成新植、抚育油茶林面积分别为0.96万亩和1.59万亩,其中丰产、抚育示范片分别为0.24万亩和0.26万亩。四是积极推进森林旅游业发展。完善森林旅游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对北溪村符合“森林人家”条件的10家餐饮、旅社进行升级提高。对罗溪“森林人家”的烧烤园输电、用电进行彻底整治,确保安全用电。加强游客接待中心、景点解说以及宣传科普标识、标牌等生态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相关的配套设施,为人们了解森林、认识生态、探索自然、保护环境提供良好的场所和条件。
(五)资源监管规范有序
一是做好森林采伐源头管理和限额管理。严格采伐管理制度和森林限额管理规定。2009年,完成年度集体林总采伐量25.66万立方米,没有超年度审批计划(76.52万立方米)木材采伐指标。二是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对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有效保护自然资源、自然遗迹和生物多样性。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福建泉州湾洛阳江河口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和泉州湾晋江河口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等项目已获得批准。严格野猪猎捕量限额,科学控制野猪野外种类数量,保护农林业生产。规范红豆杉、兰科植物等人工培植经营管理,加强对培植场的登记、指导管理。三是加强森林资源监测。完成2008年度森林资源数据建档,及时掌握年度资源变化。基本完成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前期准备工作。全部完成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各项补充调查工作。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生态公益林资源监测方法试点,已完成选点和前期准备工作。
(六)林区社会保持安定稳定
一是加强山林纠纷调处力度。2009年,全市共调处山林权属争议130起、面积7.52万亩位居全省首位,取得突破性进展;受理涉及林权、承包经营权信访案件21起,已办结20起、正在办1起。二是狠抓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扎实推进开展森林公园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三年行动”, 8家森林公园完成安全等级评定,占林业部门应评森林公园数量的100%。认真部署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和“安全生产月”活动,落实隐患排查制度,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强化责任,强化措施,强化整改,强化实效,林业安全生产形势平稳。三是专项整治成效明显。全市森林公安机关开展了“冬季攻势”、“攻势二号”、“森林火灾侦破”、“绿盾三号”等专项行动。2009年,共立各类案件861起,侦破854起。其中刑事案件立133起、侦破115起;治安林政案件立728起,查处739起,收缴涉案林木770立方米,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约500多万元,查处犯罪嫌疑人168名、违法人员1316名。四是高度重视信访工作。认真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立足抓好源头防范,强化重点敏感时期的信访工作,深入开展“三排查一促进”活动,切实抓好市县重点挂钩联系点整治工作,加大督查督办力度,推动信访问题案结事了。2009年,共收到各类人民群众来信来访77件,实际受理45件,同比下降6.5%,现已办结42件,正在办理3件。
(七)服务企业和重点项目建设
组织全局认真学习市委市政府项目建设年工作会议精神,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把全局上下的思想统一到服务扶持企业发展的认识上来。积极向省林业厅汇报沟通,取得省林业厅对我市项目建设的大力支持,帮助解决企业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的指标不足和疑难问题。同时,对2009年列入重点建设项目涉及林地报批的,要求有关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对这些项目的前期工作办理情况紧密跟踪,及时反馈,积极主动做好服务,林业服务窗口被市行政服务中心评为第三季度“红旗窗口”单位。2009年,共受理办结各类行政审核审批服务项目570件。其中办理建设项目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手续128宗,5186亩,特别是为解决好三条高速公路(通道)建设项目涉及使用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范围的问题,我局多次专题向省林业厅汇报说明,取得了省林业厅的理解和支持,为项目建设年活动的顺利开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较好成效。
(八)搭建泉台林业合作平台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和省、市《意见》。一是成功举办海峡两岸(德化)首届生物多样性与森林保护文化暨中国第三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建设研讨会。会上,两岸专家围绕两岸生物多样性、森林保护文化、生态产业、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等方面展开深入研讨。并充分发挥戴云山脉、台湾山脉在承载两岸之间亲缘关系的独特优势,积极推动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合作,从生态、环保、旅游、科教、文化、民俗、宗教、农业、农村等问题建立起良好的合作与交流关系,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双赢,促进两岸和谐共荣。二是惠安赤湖林场与台湾合作共同研发《台湾海岸防护林优良树种引种及其产业化》课题,引进木麻黄优良种源建设闽台木麻黄优质种源基因库,现已建设繁殖圃6亩,培育台湾海岸树种苗木4万多株,主要树种有台湾栾树、福木、台湾榄仁、水黄皮、象牙树、台湾海桐、林投等,并建设示范林75亩,为我市沿海防护林老林带更新提供新的优良品种开辟了新途径。
(九)机关和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一是继续加强机关党建工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抓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出问题的整改落实工作。积极开展创建党建工作先进单位、“五好”党支部和党建“三级联创”等活动,创新形式、增强党建工作活力。二是继续深化机关作风建设。在全局组织开展机关党建服务发展“五建五创”活动、“弘扬惠女精神、提振创业激情、促进科学发展”活动和“破解熟人经济提升服务水平”活动。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提升绩效管理水平和机关服务水平,营造一个更加规范便捷、更加简单宽松、更加透明公开的办事环境,为促进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发挥林业应有的作用。三是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制定实施意见,下发工作要点,明确任务分工,落实责任要求,扎实推进林业惩防腐败体系建设。落实市委反腐办党风廉政建设任务分工,抓好集体林权制度及其配套改革,完成规范行政自由截量权工作,促进了林业行政执法规范运作。开展调研活动,撰写了调研文章2篇,加强预防涉林腐败工作。四是推进政风行风建设。制定2009年泉州市林业系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方案,聘请行评代表,确定林业站、木材检查站、林业服务中心为重点评议和重点督查单位,细化评议方法步骤,认真组织“政风行风热线”和“政风行风直通车”活动,共接收群众热线电话、短讯咨询投诉、现场反映问题12个,全部得到落实解决,并给群众满意的答复。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新形势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任务重、力量薄弱,难度大,监测预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国有林场经营区群众争山争地现象频发,山林权属争议问题逐步增多;三是沿海基干林带老化严重,林带加宽加厚征地或租地落实难,投入大。
二、2010年工作思路
2010年,是全面完成林业“十一五”计划,并为“十二五”发展打好基础的关键一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
(一)总体要求
我市林业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全省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建设泉州现代林业、推动泉州生态文明、促进泉州科学发展”的主题,按照市委市政府“项目带动、转变提升、和谐进步、奋力发展”工作主线,进一步解放思想,更加注重生态优先,更加注重调整结构,更加注重深化改革,更加注重惠民为民,积极推进泉州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和森林文化体系建设,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建设作出新贡献。
(二)明确目标任务
1.植树造林14万亩,义务植树1400万株,义务植树尽责率达85%以上。营造生物防火林带1150公里。
2.大田育苗和容器育苗1800万株,阔叶树育苗比例占80%以上,苗木合格率达95%以上。
3.结合“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行动和新农村建设,抓好全市137个非规划林地造林示范村建设。
4.不突破省下达的森林防火双控指标:商品林控制起数45起,受害面积控制数为6023亩;生态林控制起数20起,受害面积控制数为1989亩。
5.常发性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3‰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80%以上;测报准确率达85%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100%以上,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调运检疫率达95%以上。
6.进一步强化林改各项配套改革,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改革任务。
7.林业行政许可和服务项目在承诺时限内办结率达100%。
8.编制“十二五” 林业发展专项规划。
(三)强化工作举措
1.做好造林规划,加快建设步伐。把2010年造林任务分解落实到乡(镇)、村及山头地块,并组织开展林地规划设计,对杉木、桉树速丰林及时组织林农开展林地清理、整地、挖穴等各项准备工作;对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绿色通道、沿海基干林带等重点工程造林要提前做好造林地的规划、落实工作,确保完成2010年造林任务。
2.积极储备项目,广泛筹集资金。加强林业专项储备项目管理,按照国家、省有关项目申报指南要求,利用国家惠林惠农政策,积极申报林业项目,多渠道筹集林业建设资金,为林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3.重视森林经营,提高林分质量。要按照省林业厅“山上抓提升、山下抓延伸”的思路,大力转变造林绿化方式,把重心从外延扩大(面积扩张)转到内涵提升(提质提效)上来,着力在森林经营上下功夫,提高单位面积蓄积量和森林生态功能。一要大力推进造林良种化、良种生产基地化、苗木生产供给市场化、种苗管理法制化,加大种苗市场监管和质量监督力度,确保种苗高质量。二要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森林经营的政策体系,实施森林经营工程,强化中幼林抚育,加强低产低效林改造。三要加强森林经营技术研究和应用,积极推进森林经营方案试点,大幅度提升各林种的功能和效益。
4.强化工作督导,落实目标任务。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林业厅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成立4个由局领导牵头的林业工作督导小组,定期和不定期对各县(市、区)林业重点工作开展督查和指导,推动林业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
5.加强资源保护,提高防控水平。一要强化林地管理保护。一方面,要像保护农田一样严格保护林地,依法管制林地用途,严格林地征收征用审核审批,落实林地占补平衡制度,坚决查处非法占用林地行为。另一方面,要增强服务大局意识,主动服务,主动跟踪,全力做好重点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和林地指标保障工作,引导科学、合理使用林地。二要加强森林防火工作。抓好全市森林消防队伍建设与管理,做好全市森林消防队伍的人身保险与林木保险工作。认真总结和推广森林防火试点工作。继续完善生物防火林带网络,切实落实好省森林防火“双控指标”,力争全市的森林火灾稳中有降,不发生重大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三要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认真落实林业有害生物“三查三报”制度,做好常发性林业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工作,完成松材线虫病等危险性有害生物防治任务,强化检疫执法,减少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确保森林资源与生态安全。四要维护林区安定稳定。坚持宣传教育与严厉打击相结合,进一步深入开展森林火灾案件专项整治行动和打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涉林违法犯罪活动,确保林区安定稳定,确保林业安全有序又好又快发展。五要扎实推进山林权属调处工作,维护林农合法权益。六要抓好林业信访工作,积极开展涉林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有效维护林区安定稳定。
6.合理利用资源,做大林业产业。一要积极实施泉州市现代花卉发展规划。二要努力推动“森林人家”建设,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促进“三农”工作,提高农民收入。三要大力发展林下种养业,提高林地产出率和森林效益。四要加快推进林产品及加工业发展。五要搞好服务。全面落实好有关优惠政策,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作用,组织好三明林博会、莆田木洽会、漳州花博会, “6?18”交易会、“9?8”投洽会,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7.发展森林文化,促进生态文明。一要积极开展森林文化宣传。党的十七大把生态文明建设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并列为五大建设,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要充分利用世界湿地日、植树节、爱鸟周、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等活动,加强森林文化宣传,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提高生态文明意识,营造热爱森林的浓厚文化氛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二要切实加强森林文化载体建设。重点建设一批以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为依托的生态教育示范基地,编印一批以科普手册、文学作品、音像制品为主要内容的森林文化读物和宣传品,保护一批以“风水林”、寺庙林、陵园林、古树名木为主要内容的乡土森林文化林,为人们了解林业、认识生态、探索自然提供便利的场所和条件。三要积极推进森林文化产业发展。按照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森林景观资源要求,加快推进森林公园和森林人家建设,促进森林休闲旅游业发展,弘扬森林文化。
(四)突出改革创新
1.突出林业碳汇机制创新
一要学习宣传林业碳汇知识。2009年12月,全世界最热点的词汇当属“应对气候变化”。许多专家指出,应对气候变化应该“两条腿走路”,一是工业、建筑、交通减排,二是森林碳汇。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并固定在植被与土壤当中,从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而林业碳汇是指利用森林的储碳功能,通过植树造林、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减少毁林、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等活动,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按照相关规则与碳汇交易相结合的过程、活动或机制。与工业直接减排相比,森林碳汇虽然是间接减排,但它的固碳投资少,代价低,综合效益大,经济可行性和现实操作性较强。要充分利用世界湿地日、植树节、爱鸟周、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等活动,大力宣传低碳经济、森林碳汇和林业碳汇等基本知识,努力营造社会各界关注森林,关注林业,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的氛围。二要积极探索林业碳汇新路子、新机制,积极参与低碳经济建设。虽然我市森林覆盖率基本稳定在58.7%,但仍然存在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我们必须大力开展植树造林、低产林分改造、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通过合理控制采伐、减少毁林、防控森林火灾与病虫害,减少源自森林的碳排放;发展生物质能源,实现部分替代石化能源,降低碳排放;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工作,加大陆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建设,积极开展森林服务功能评估和相关研究工作。
2.突出林权管理创新。一要继续抓好林权登记发证。抓紧调查统计全市插花山情况,推进跨县、区“插花山”和“飞地”的林权登记发证。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国有林场林权发证协调会精神,推进17.96万亩未取得林权证的国有林场林地的林权登记发证。二要继续做好林权档案建设管理。对林权发证档案材料重新进行核对,对不完整的,进行登记造册,及时补缺补漏,确保林权档案材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三要继续加快林权管理机构和林业行政执法机构的建设步伐。抓好队伍的培训,提高队伍的业务技能。
3.突出采伐机制创新。按照放活商品林的要求,积极探索森林采伐管理制度改革,抓好林木采伐源头管理,有效落实林业经营者对林木的处置权。一是积极探索采伐指标分配机制。2010年争取在全市六个主要的林业县(市、区)推广森林采伐指标分配机制改革,进一步探索和完善采伐指标公开、公平、公正分配机制,让林农近期内能公平、公正获得采伐指标。二是坚持凭证采伐制度。进一步落实伐中检查、伐后验收制度,实施采伐全过程跟踪监督管理,提高伐区作业质量。三是加强限额采伐管理,重点是抓好林木采伐源头管理,认真开展伐区调查设计,提高伐区调查设计队伍素质和伐区调查设计质量。
4.突出投融资体制创新。一要积极与金融机构沟通协调,努力构建信用评估体系,建立风险防范机制,从制度上规避金融风险。同时根据林业贷款的特点,建议和帮助金融机构规范贷款程序。二要采取措施,强化金融政策引导和扶持。鼓励和支持工业原料林基地和林业龙头企业以公司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经营形式从事的建设项目列入国家林业贴息贷款项目。通过实行个人林权证抵押担保,积极为林农争取国家小额贷款贴息。三要扩大林权抵押贷款范围。在前期安溪县、永春县开展林权抵押贷款试点的基础上,通过“试点探索,示范引导,广泛宣传,大众参与”的工作方式,循序渐进推动林权抵押贷款全面开展,尤其推进主要林区县以农户(联户)为主的林权抵押贷款。
5.突出管护机制创新。进一步完善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积极探索限制性的木质利用和非木质利用的途径。一要建立分工明确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护林员培训,完善生态公益林监管合同,推广对护林员进行量化考核管理的先进经验,强化各级政府及林业主管部门对生态公益林的监管意识和责任。二要积极争取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特别是要争取在建立县级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上有新的突破。三要在坚持生态优先,严格保护的前提下,按照“分级管理、分类施策”的要求,积极探索限制性的木质利用和非木质利用的途径,鼓励发展林下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科学合理地利用生态公益林林地资源和景观资源,增加林农收入。
6.突出林业服务机制创新。推广德化县大铭林业站荣获全国先进林业站的先进经验,强化林业站职能作用,为促进农村林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研究并提出全市林业检查站布局调整的总体规划,报省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7.突出森林保险体制创新。抓好全市森林消防队伍的人身保险与林木保险工作,重点做好全市森林消防队员人身伤害责任险的续保工作,预计2010年的参保人数达981人,使全市森林消防队伍建设与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为全市森林消防事业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8.突出国有林场经营管理创新。一要加大森林资源培育力度。重点抓好珍贵用材树种培育,速生商品林培育,低产低效林分改造和中幼林抚育,科学经营森林资源,提高林地产出能力和森林质量。二要培育特色产业。加强种苗基地建设,根据市场需求,加强种苗科研和实用技术推广,培育适销对路的绿化苗木,逐步实现苗木生产良种化,规模化,工厂化,以满足城乡建设和园林绿化需要;开展药用植物栽培,生态公益林下利用,综合利用水利、矿藏等各种资源努力拓展国有林场发展空间。三要推进森林旅游。以森林公园为载体,充分利用国有林场丰富的森林景观资源发展森林休闲度假产业。实行一场多制的开发经营模式,通过招商引资多形式,全方位引进社会资金投资建设,变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
 (五)落实保障措施
1.加强学习,提高素质。要加强林业系统全体工作人员的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林业工作者的行政执行力。要重视人才培养,进一步加强林业干部职工的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和林农实用技术、基本技能培训,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精通、工作出色的高素质林业工作队伍。
2.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带好队伍,树好形象。加强林业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向谷文昌、马永顺等林业劳模学习的活动,在全行业倡导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塑造林业行业的新形象。
3.扎实有效实行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严格按照省、市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等有关规定和要求,公开、公正、公平行使林业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的正确实施。
4.突出绩效管理,强化效能建设。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绩效评估管理工作部署要求,进一步落实机关效能“四项制度”,着力在办事提速、服务提质、工作提效、能力提升上下功夫,扎实推进绩效评估工作,全面强化绩效管理,切实提高林业部门的执政能力和管理水平,努力建设规范、创新、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机关。
5.加强党的建设和廉政建设。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省委八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以及市委十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党建工作先进单位、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扎实推进系统机关党的建设 “三级联创”,落实好“党建带三建”工作,不断提高机关党建水平。要扎实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抓好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工作;按照《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任务分解要求,扎实推进预防腐败工作,为林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纪律保证。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